站内搜索:
|
 
首 页 局馆政务 档案文化 在线服务 档案学会 机关党建 业务指导 公开事项
政务公开   局馆概况   档案法律法规   馆藏简介   档案宣传
珍品博览   网上展厅   编研成果   视频荟萃   公布档案   滨州人的一天   滨州工匠
局(馆)长信箱   档案预约   档案查询   跨馆服务   档案征集   档案捐赠   信息报送   问卷调查   表格下载   网站错误
学会简介   章程制度   组织机构   学会动态   论文成果   地名故事   滨州航天人
支部建设   机关文化   学习园地   廉政讲堂   工会之家   妇女之窗   主题活动
档案馆工作   档案室工作   机关档案   企业档案   农村社区   档案统计
首页机关党建学习园地
机关党建
支部建设

机关文化

学习园地

廉政讲堂

工会之家

妇女之窗

主题活动

 
学者解读习总书记谈“三农”创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时间:2017-03-20 来源: 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 万鹏 阅读量:

 

编者按:昨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代表团,参加该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的审议,就“创新创造”、“新型职业农民”、“脱贫攻坚战”等几方面工作提出要求。就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多位学者在接受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专访时认为,总书记再谈创新发展,脱贫攻坚、农业发展“点睛”,以小见大,立意深远,实则也是针对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具体对策。

“创新”——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历史机遇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战略、短板选准课题,形成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这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抓住创新创造的机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因此,创新发展的核心是推动科技创新。尽管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习总书记指出,“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历史机遇”。今天,只有顺应这一趋势,才能抓住难得的机遇,才能在引进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样,才能增强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选准创新创造的课题。除了基础性研究之外,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现实问题导向的原则,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社会功能。因此,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战略、短板选准课题”的要求,围绕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需要开展科技攻关,这样,才能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以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例如,围绕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供给开展科技攻关,才能为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样,围绕军民融合高科技产业开展科技攻关,能够有效促进军企和民企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总体实力。

完善创新创造的环境。制度环境对于科技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统筹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目前,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形成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的要求,尊重科学、技术、工程各自运行规律,大力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发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关键是要尊重科技人才的创新自主权,形成允许科技工作试验失败的环境和政策,同等关爱和平等使用各类人才,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的热情和活力。

总之,扎实开展创新创造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多方面做出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云飞)

“转变”——从“身份农民”转变到“职业农民”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指出了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条新思路、新举措。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靠的不是职业农民,而是“身份农民”,即在户籍制度体系下,由于无法取得城镇户籍身份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农民,这样一种“农民”不是自主择业的结果。正因为如此,许多农民虽然身在农村、干在农业,孜孜以求的却是“跳农门”。要他们安心农业尚且很难,要他们“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就更是勉为其难了。这样一种农业体制虽然能够利用农村人口的人数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业产出的总量,但劳动生产率并不高,从长远来讲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大量农村人口移居城市,再依靠“身份农民”发展农村和农民显然是难以为继了。

“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从经济角度来说,它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在当前人口红利萎缩、劳动力资源供给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更是意义重大;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来说,它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选择,更能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从当前来看,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一个突出的瓶颈是怎样打破原来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体系,让全体国民能够真正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自主择业。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冯仕政)

“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

“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总书记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就精准扶贫提出了明确指示和具体要求,构建“全过程都要精准”和“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更是高屋建瓴而又切中实质、科学可行。

精准扶贫作为实现国富民强、伟大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和核心系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视为“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同时,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更是关乎党、国家和政府的公信力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切实有效政策出台,全国上下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而深入进行,脱贫工作难度的不断加大,则需要更加精细、更加精准、更加系统,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所以,精准扶贫作为系统工程,不仅重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还要重视全局和系统,应该是一个“全过程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防止返贫的持续而深入进行需要构建长效机制。这不仅要充分考虑对口帮扶、派驻干部、绩效激励和人员交流等问题,也要考虑如何整合涉农资金,如何通过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等一系列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而具体的提出了“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王丛虎)

 网站地图 |  网站帮助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滨州市档案局(馆)主办并版权所有  鲁ICP备11012595号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府后街235号  邮编:256603
电话:0543-3165829  邮箱:bzsdajglk@163.com
技术支持:山东达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访问量: